全新(2455 TT):5G浪潮受惠者

永豐觀點:微電子產品需求有望延續至1Q21,同時切入美系大廠供應鏈有助長期成長;光通訊業務隨基地台和資料中心建置而重回成長。

營運現況與分析:非美系化合物半導體磊晶廠首選:全新成立於1996年,為全球第二大磊晶片廠,市佔率約26%(僅次於IQE的53%),全新在2009年出售旗下LED部分設備和製程專利後,聚焦微電子通訊產品發展,並在2011年切入光通訊用產品、2016年切入VCSEL磊晶片。目前主要業務為生產應用於無線通訊的6” HBT、pHEMT、BiHEMT磊晶片,以及用於光通訊/消費性電子的2-6”PD、APD、2.5G/10G LD、850/940nm VCSEL磊晶片,3Q20的產品比重為85%微電子、15%光通訊。主要競爭對手為IQE、英特磊、聯亞、Sumitomo Chemical等國內外廠商,主要客戶為國內化合物半導體代工廠(如穩懋、宏捷科),或是受惠IDM外包而打入的Broadcom、Qorvo、Skyworks等。

3Q20獲利低於預期:全新3Q20因(1)RF比重提升讓產品組合轉差,(2)新台幣匯率升值,(3)研發費用明顯成長,主要投入VCSEL相關計畫,而讓稅後EPS 0.61元低於先前預期的0.8元。

4Q20微電子供給吃緊,營收預期再次成長:預期全新4Q20營收將近一步成長,主要受惠5G手機進入出貨旺季帶動微電子產品需求攀升,同時PIN客戶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後亦穩定拉貨,但產品組合轉差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升將讓毛利率有所下滑。預估營收7.1億(+10.0%QoQ,-4.6%YoY),毛利率受匯率影響微幅下降至41.4%,稅後淨利1.3億(+13.5%QoQ,+1.3%YoY),EPS 0.69元。

切入美系設計廠供應鏈:美系IC設計大廠2020年加入RF戰局,選擇採用台灣代工廠進行上游磊晶和製造第1代5G PA,並搭配自家基頻晶片和天線模組提供解決方案,然認為此一商業風險過高,故在其第2代產品中,傾向將前段由磊晶廠單獨進行,全新已於1H20跨過認證,預期將為主要受惠者。

光通訊產品進入上升週期:預期光通訊產業2021年將能步出疫情衝擊,5G基地台、資料中心建設持續推動,將使光收發模組銷量重回成長(Light-counting預估2020-2024 CAGR 11%),我們認為將使全新10/25G LD及APD需求升溫。另外,2020年因疫情加上5G手機生產成本提升,安著品牌手機在3D感測導入意願下降,然2H20高階iphone在後鏡頭增加LiDAR鏡頭,3D感測重新受到關注,或使安著陣營在2H21新機設計中重新納入3D感測模組。預期全新2021年光通訊產品營收(含VCSEL)將達到7.0億(+49.9%YoY),營收占比將重回22.5%水準。

財務預估:預估全新2020年營收25.9億(+2.6%YoY),毛利率42.1%,稅後淨利5.1億(+0.1%YoY),EPS 2.78元。2021年微電子產品隨5G手機/wifi6滲透率提升而成長,目前能見度已至農曆年前,光通訊產業亦進入上升週期,預估營收31.2億(+20.0%YoY),毛利率隨光通訊產品比重提升而增加至43.7%,稅後淨利7.2億(+40.2%YoY),EPS 3.90元。